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花郎中出現的骨品制度


骨品制度

韓國新羅時期的社會制度,資料顯示有認為從4世紀開始實施(百度百科),也有記載自6世紀起推行(維基百科),所謂骨品制度,是一種以血緣關係決定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的社會等級制度。


新羅將社會分為聖骨(純王族)、真骨(具王族血統的貴族)、頭骨、六頭品、五頭品、四頭品、三頭品、二頭品、一頭品等八個等級,其中四頭品以上為貴族,三頭品以下皆為平民,只有聖骨和真骨可為王室。


朴、金、昔()三個大姓是新羅統治集團中最大的貴族,不但可世襲王位,還獨占整個官僚體系,擁有無上權力。朴、金、昔()三家王族地位最高,是為「聖骨」。國家大事須經國王和高級骨品的貴族參加的和白會議決定。

2009MBC電視台製播善德女王(선덕여왕),善德女王是新羅第27代王,善德女王是新羅第27代王,姓名為金德曼,在真平王及聖骨出身的王族男子都過世後,德曼繼承了王位,成為新羅及韓國有史以來的首位女王。在善德女王一劇中便敍述著花郎及和白會議的歷史。

善德女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根據骨品的不同等級,即世襲血統來決定受尊敬的程度,根據不同等級制定出可以擔任官職的最高限度,達到一定骨品等級的,才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職,因此,人的仕途受到個人在骨品制中所具有的等級身份的限制,新羅的官僚分為十七等,不同的官位,只能由特定等級骨品的貴族擔任。詳見下表。京位代表著賜予京師六部之內的門閥貴族才可擔任,外位表示地方家族,等級較低。
骨品
外位
等級
京位
讀法
別名、備考(
真骨
1
伊伐飡
이벌찬
伊罰干、于伐飡、角干、角餐、舒發翰、舒弗邯
2
伊尺飡
이척찬
伊飡
3
迊飡
잡찬
迊判、蘇判
4
波珍飡
파진찬
海乾、破彌干
5
大阿飡
대아찬
大阿飡以上的官位由真骨擔任、其他宗族不得擔任
六頭品
6
阿飡
아찬
阿尺干、阿餐 重阿飡至四重阿飡,共設有四個階層。
嶽干
7
一吉飡
일길찬
乙吉干
述干
8
沙飡
사찬
薩飡、沙咄干
高幹
9
級伐飡
급벌찬
級飡、及伏干
五頭品
貴干
10
大奈麻
대나마
大奈末 從重奈麻至九重奈麻,共設有9個階層
選干
11
奈麻
나마
奈末 從重奈麻至七重奈麻共設有7階層
四頭品
上干
12
大舍
대사
韓舍
13
舎知
사지
小舍
一伐
14
吉士
길사
稽知、吉次
一尺
15
大烏
대오
大烏知
彼日
16
小烏
소오
小烏知
阿尺
17
造位
조위
先沮知

不同骨品之間不得互相嫁娶,以維持社會的階級,及盡可能減輕社會生活環境的流動性,骨品世襲不變。不僅如此,骨品還決定了一個新羅居民可以居住的住所的大小,人們要依照骨品等級來著裝,建屋和結婚。


在韓國電視劇花郎中,男主角朴敍俊便是生長在茫茫村的賤民,不得進入京城,而朴尚植飾演的真興王即為聖骨出身,劇中除刻劃花郎之成立,亦描述社會階級之不公,與和白會議之權勢。

花郎劇照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骨品制度在發展前期有利於新羅社會的穩定,後期則由於奴隸制度過渡至封建時期,這種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發展,且製造各種社會階級間的矛盾。地方勢力得不到政治上的好處,就只能致力於封地莊園的經營和海上貿易。在這種不公不義的上層階級操控下,反而讓地方勢力的經濟和軍事不斷加強,繼而使他們有了打破骨品制度的強烈意願。

7世紀初,新羅衣冠子弟薛罽頭以出身非骨品,決心赴唐遊學以改變現狀。而新羅第28代王真德女王去世後骨品制度終止,另外真骨出身的金春秋登上新羅第29代王位,才改變了聖骨品獨攬王位繼承特權的局面。但韓國的社會階級依舊存在,高麗時代,除王族外,兩班貴族依然權控著官位,並為世襲制,時至今日部份的韓國老一輩,對子孫的婚姻關念仍很在乎骨品的影響。


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維基百科
邢豔,一本書讀完韓國歷史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花郎-古韓國新羅時期之青少年菁英部隊


花郎(화랑)

花郎(화랑),又可以稱花郎徒、郎家、風流徒、國仙徒、或是風月徒,是新羅在真興王整備國家體制、加強中央集權時出現的青少年組織,是朝鮮半島新羅時代一種訓練青少年的制度。此制度源於部族社會,讓青少年一起過團體生活,學習各種當地傳統道德、禮儀規範,之後又混合了中國傳入的佛教儒教等思想。
圖片來源:https://kknews.cc/history/8x56a5q.html

新羅真興王時成為國家正式的教育機構,花郎的成員大部分來自於王室或是貴族。花郎們有著300多名郎徒跟隨,平時負責祭祀和樂器演奏、或是在各地山川間進行修練。

20世紀韓國的觀點認為,花郎在唐朝聯手新羅滅亡高句麗的戰爭,以及之後新羅與唐朝的戰爭中起到的很大的力量。


圖片來源:KBS 

若想成為花郎,除了必須是王室(聖骨)或是貴族(真骨)出身以外,本身的容貌也要相當出眾才行,若沒有挺拔的身材、俊俏的臉龐是不行加入的,因為當時新羅人認為心靈的健全必須要搭配美麗的外表,才可以象徵崇高的護國精神,花郎平時就有擦脂抹粉的習慣。而在欲表明自己內心的意志、或是準備上戰場前,花郎們會集體化妝,他們想要在戰死前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在人間,這稱做「郎妝決意」(낭장결의)。


圖片來源:https://kknews.cc/sports/ry4v8v4.html


花郎徒精神「世俗五戒(세속오계):事君以、事親以、交、殺生有擇、臨戰無退。

圖片來源:KBS

韓戰期間,南韓軍隊正式大力宣揚「花郎道」精神,成為韓國軍隊的「韓版武士道」。花郎也從此正式作為韓國軍人(尤其是軍官)的代名詞。比如韓國軍事學院就稱作「花郎台」。

2016年韓國KBS2製播花郎,由朴敍俊(박서준)、朴炯植(박형식)BTS成員金泰亨(김태형)高雅羅(고아라)、及崔珉豪(최민호)等人飾演。花郎的故事內容圍繞在韓國歷史上的新羅所創建的「花郎道」制度。在當時的社會有著以血緣關係為關鍵因素地決定一個人的身分與社會地位更甚至是居所環境的階級制度,又稱為「骨品制度」,各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不通婚,初期可以維繫社會穩定,但久了則形成社會僵固與矛盾而威脅著社會運作。

圖片來源:KBS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sports/ry4v8v4.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8x56a5q.html
維基百科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韓國的三國時代


高句麗(37-668)

高句麗(고구려)發源於今日中國遼寧省吉林省一帶,西漢末年,高句麗人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麗,定都於吉林省集安市。

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不斷發展壯大,並在北魏拓跋燾和南朝劉義隆的時代遷都平壤,成為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之一。鼎盛時期疆域曾覆蓋到朝鮮半島北部、滿洲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部分。

七世紀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有三萬多戶高句麗人被唐遷移至唐朝,成為唐朝境內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團,在唐末五代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麗遺民被渤海國新羅吸收。

高句麗外,另兩國是百濟和新羅。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韓人建立的國家。韓人最早分為三支:馬韓、辰韓、弁韓,號稱三韓。之後,馬韓建立了百濟,辰韓建立了新羅,弁韓建立了金官。這是朝鮮半島南部最早的三國。高句麗南下之後,新羅也兼并了金官,朝鮮半島鼎立的三國就變成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百濟(18-660)

百濟據傳是高句麗創始者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於公元前18年在漢江南岸慰禮城(위례성,今韓國河南市)創建。居於慰禮城的百濟常被當地馬韓部落包圍侵擾,因此都城便在漢江兩岸不斷搬遷,至今在首爾的漢江兩岸仍留有北漢山城及夢村土城的遺址。當時首爾兩岸稱為河北及河南,現在京畿道仍留有河南市的名稱。
近肖古王(西元346-375)時期,百濟通過與高句麗的戰爭向北擴展了疆土,同時向南消滅了殘存的馬韓部落。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到達其鼎盛時期,其疆土涵括了現在西朝鮮(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371年,百濟在平壤(原樂浪郡)打敗了高句麗。在戰爭中,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而故國原王之孫好太王392年即位後又戰勝百濟再次控制了這一區域。
660年,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百濟首都泗沘最終被攻陷。百濟被新羅吞併。百濟義慈王和兒子被帶到中國洛陽,同年,義慈王病死,葬在邙山孫皓、陳叔寶的陵墓之旁。一批百濟貴族逃往日本
韓劇-近肖古王,2010年KBS製作,由甘宇成及金智秀主演,主要描述近肖古王小時候被趕出王宮,後歷經千辛萬難而重返執政,治理百濟達鼎盛時期。近肖古王是百濟第13代王,346-375年在位。近肖古王在位時,百濟的影響力及於日本和中國,百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資料來源:http://geunchogo-wang.siteinfo.jp。




新羅(57-935)


新羅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金城(今韓國慶州)創建,528年將佛教定為國教。新羅最初是辰韓12個部落之一,建國初期,新羅先後被朴氏、石氏(又叫昔氏)和金氏三大家族統治。4世紀後期, 由於新羅西有百濟,南有日本的包圍,新羅最初與高句麗結盟。不過當高句麗遷都到平壤並開始南擴後,427年新羅被迫和百濟結盟。

真興在位時期(540-576),新羅建立起了強大的軍隊。新羅幫百濟高句麗漢江流域趕走後,553年又將這一戰略要地從百濟手裡奪走,結束了與百濟120年盟友關係。真興王在位期間還建立了花郎制度。

668年,唐朝和新羅的聯軍征服了高句麗。百濟和高句麗滅亡後,唐朝建立熊津都督府安東都護府等,管理百濟和高句麗的故地。然而新羅不滿於唐朝對朝鮮半島的控制,便聯合百濟和高句麗的遺民起對抗唐朝,670年到676年發生羅唐戰爭(나당전쟁),唐朝被迫退出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新羅宣稱繼承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建立了統一的新羅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s://kknews.cc/history/3x9zvna.html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