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工作大未來-我們都會活得很久,然後呢?

據統計台灣的平均已經突破80歲,每十年會延長2-3歲,現在出生的嬰兒,半數將活到105歲以上;15至34歲的千禧世代則一半是百歲人瑞,請注意,上述是平均值,也就是有人會活到100歲以上,以後的百歲人瑞不會有市長在重陽節去送禮,太稀鬆平常了,放眼望過去都是人瑞。

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著作《人類大命運》中提到:站到未來,往回看現在這個時間點,依照人類歷史發展的走勢,大膽提出一個震撼的命題,「假設可以長生不死,人類會怎麼看待人生,會怎麼安排生涯?」不過,不必到長生不死,就算只活到95歲,我們可能最面臨到最窘迫的現象是-缺錢!
 
現在當多數人以為自己只能活到75歲,則養老金就只會存到75歲,但是現在揭曉平均夀命將大幅提高,我們準備的退休養老金一定不夠!因此,我們的工作年限可能必須要增加,亦即我們的退休年齡可能將延後了,可能到70歲、75歲、80歲---!
 
依2012年統計,日本人平均夀命83歲,近70歲退休;韓國人夀命81歲,71歲退休;美國人夀命78歲,65歲退休;連熱情浪漫的西班牙人都是61歲退休。
 
近年在少子化與老人化交叉影響之下,青年人大量減少,中年人大幅增加,台灣已經出現老年人口多過幼年人口,老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光是這10年前後,25至34歲減少64萬人,35至44歲增加26萬人,55至64歲增加100萬人。

 因應之道-生命中的第二曲線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第一曲線是S型的西格瑪曲線(sigmoid curve),是數學概念,也是許多人熟悉的隱喻,象徵「盛極而後必衰」的定律,可以用來說明人生、歷史,乃至於企業、政府的歷程。所有的事物,都從資源的投入開始,資源也許是金錢、想法或教育。在初始階段,投入(input)會大於產出(output)。接著,這條線開始反轉向上,不斷成長、茁壯,一路到頂,然後開始往下衰落。最後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決定這條曲線要延續多久、現在要站在哪個點。
 
S曲線是人類無法掙脫的宿命,唯一的變數是曲線的長度。羅馬帝國歷經400年,走到生命終點;過去的企業平均享有40年的風光,才步上衰亡;而今企業的平均壽命已縮短為14年。要打破S曲線的宿命,唯有另外開創第二曲線,才是經常持盈保泰之道。
關鍵在於,必須在第一曲線到頂之前,就開始創造第二曲線,否則不會有足夠的資源或能量,來支應第二曲線所需的初期投資。

根據預測,今天半數的工作到了2030年都會消失不見,身處變動的環境,何時展開第二曲線、何處尋找第二曲線是個人和組織必須經常思考的關鍵課題。
 
然而,第二曲線思維必須仰賴想像力、直覺和本能,更勝於理性分析。第二曲線的實踐更是需要力排眾議、踏入未知領域的勇氣。許多一生卓越輝煌的人物,都是擅於駕馭第二曲線的大師。
 
例如賈伯斯早在麥金塔電腦尚未成功時,就已和創意團隊計劃用iPod打入音樂市場;等到iPod開始主導市場,他已經開始設計iPhone,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推出新商品;iPhone開始成功,蘋果又推出iPad。每一條新曲線都在上一條曲線尚未攀上頂峰時,就開始醞釀;每一條曲線都脫胎自上一條曲線,但跨足截然不同的市場。

傳統依靠學歷與能力所創造的職涯曲線,只是職涯的第一曲線,通常在35歲到40歲間,就逐漸下彎失去競爭力。職涯必須藉由取得新的關鍵元素,才能創造第二曲線繼續成長,王星威認為有3項關鍵因素:1 快速提升英語能力。2 專業能力的國際證照化。3 跨領域的第二專長。

同學們可思考看看,在面臨未來的升學抉擇時,如何開創自己的生涯曲線!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589期
第二曲線,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著,齊若蘭譯
洪雪珍,30歲就定位
人類大命運,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著,林俊宏譯 
遠見,王星威